11月1日起施行!在昆明观鸥,这些规定须遵守→
10月19日,《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新闻发布会召开,公布经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报经云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将于2023年11月1日施行的《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中“保持适当观赏距离”的“适当观赏距离”如何界定?
适当观赏距离,即:人与红嘴鸥避免零距离直接接触。
基于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考量,人与红嘴鸥不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避免禽流感等潜在疫病的传播,防止人畜共患病的情况发生。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已成为构建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相继修订出台,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上升到了事关人类生存安全的重要位置。飞临昆明的红嘴鸥行程3000多公里,有携带潜在疫病的可能。
基于保护红嘴鸥的考虑,在观赏红嘴鸥过程中,出现过触摸、驱赶、抓捕等现象,干扰了其自然属性,一定程度上侵扰、惊吓、伤害了红嘴鸥。
综上所述,在观赏红嘴鸥过程中,需要与红嘴鸥保持一定距离,不能直接接触红嘴鸥。
投喂红嘴鸥时,为什么应当在陆地区域投喂,其他地方不可以?
在陆地区域投喂是为了避免“红嘴鸥专用营养饲料”(以下简称鸥粮)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滇池研究院和昆明市鸟协的相关数据显示:鸥粮投入水体后沉底比例较大。沉水性试验结果显示:鸥粮投入水10分钟内,沉底比例为78.5%,11-38分钟全部下沉入水,沉底比例为100%。因此,投食的鸥粮除少部分被取食外,绝大部分最终均沉入水底。
投放鸥粮的水质与空白对照样相比化学元素大量增加。根据营养盐释放试验表明,化学需氧量(COD)最多增加了16.9倍,总磷(TP)最多增加了133.8倍,总氮(TN)最多增加5.4倍,氨氮最多增加2.4倍。
红嘴鸥集中水域产生的粪便会造成水体污染。红嘴鸥粪便含有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加之鸟类具有大小便同排,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较短的特性。受人工投食的吸引,红嘴鸥长期在特定区域取食,粪便集中排放到少量投食的水域中,对该水体造成的污染负荷比例较高。
基于上述原因,建议在陆地区域进行投喂红嘴鸥,不向水体抛撒投喂。
什么是符合标准的鸥粮?
符合标准的鸥粮,是指参照2019年云南省质监局发布的《红嘴鸥补充饲料》地方标准DB53/T 285-2009,按照在市场监管部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备案的《红嘴鸥补充饲料企业标准》制作的鸥粮,这个标准具有权威性。红嘴鸥补充饲料外观为非粉状颗粒型松软饲料,直径≤10mm,长度≤15mm,粗脂肪≥2.0%、粗蛋白质≥14.0%、赖氨酸≥1.0%、钙≥1.0%等营养成分指标,原料组成为玉米、豆粕、麦麸、鱼粉、骨粉等,能够保证越冬红嘴鸥的进食安全和营养需求。
云南评议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跟着小云看云南看世界